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快讯 > > 内容页

C视频丨感受传统文化美韵 “古籍保护成果展示及互动体验活动”受追捧

时间:2023-04-26 23:13:08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

郭诗瑶 四川在线记者 边钰

“印刷时,要用巧劲。墨色要均匀地涂抹,纸张放到雕版时,最好不要再移动……”


(资料图)

4月26日,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一场由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古籍保护成果展示及互动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读者前来打卡。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尝鲜”的读者们动手体验了汉画像砖、汉瓦当、夹江年画等主题的传拓和雕版印刷。

“这是我制作的‘玉兔呈祥’作品,自己动手快乐翻倍!”读者王大可说,自己是第一次通过雕版印刷制作年画,以这样的形式走近传统文化,感悟经典,让她印象深刻。

古籍修复体验

让传统文化“焕青春”

当天,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书香天府·全民阅读”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成都开幕。作为大会的子活动,古香古色的“古籍保护成果展示及互动体验活动”热度颇高,前来体验的读者将点位围得水泄不通。

6岁的刘秦明月当天也兴致勃勃地体验了拓印和雕版印刷。墨色轻轻涂在雕版,纸张拓印后,一幅带着墨香的年画作品就跃然于纸。尽管手上沾满了红色油墨,他却顾不上擦拭,只是让父亲刘帅给自己拍照,纪念雕版印刷“初体验”。“太开心了!”刘秦明月说。在刘帅看来,这种体验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也让人们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经典魅力,“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我们还带来了集苏轼字《赠花卿》石碑和木刻雕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参观和拓印。前者由当代著名碑刻大师赵嘉福先生亲刻,后者产自天津杨柳青画社。”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活动用经典手工技艺再现巴蜀文化符号,以三苏精神彰显四川历史底蕴,揭示传统手工技艺独特魅力。

对于活动如此受欢迎,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资深古籍修复专家、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袁东珏也格外开心。她介绍,近年来,他们经常开展类似体验活动,每一次都会吸引不少读者前来打卡,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超过她的预料。“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这种形式,了解古籍修复,也亲身感悟到古籍文化如何‘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注古籍、保护古籍的氛围,也能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

读者体验雕版印刷 (省图书馆供图)

数字化入局

68个数字资源库让古籍“活”起来

四川是古籍资源大省,目前拥有古籍收藏单位138家、现存汉文古籍23万部187万册,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8家、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9家、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23家、四川省古籍保护站12家,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46部、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373部。

为了保护古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四川省古籍保护三年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先后出台。

读者体验 (边钰 摄)

四川省图书馆馆长王龙介绍,在古籍修复阵地建设上,我省成立省古籍修复中心,推动省内文博单位建设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探索建设微型古籍修复室,并在崇州、阆中等地开展试点,抢救性修复古籍4万余册(件)。四川古籍修复技艺成功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全省5名古籍修复师成功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以蜀学蜀刻蜀藏为重点,我们还推动未刊稿抄本、巴蜀珍善本、巴蜀学人著述等珍贵古籍的整理出版与学术研究。”王龙补充介绍,当前已推出《第一批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民国)重修四川通志稿》《李一氓旧藏词集丛刊》(第一、二辑)等一批研究成果,完成宋本《茶经》、明嘉靖刻本《华阳国志》、清手绘(绢)本《四川全图》等一批巴蜀善本再造,系统保护巴蜀优秀历史文献。

在古籍数字化利用上,我省也利用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契机,不断提高古籍资源开放共享水平,已完成数字化古籍7.4万册,建成数字资源库68个,推进《洪武南藏》等古籍数字化重点项目。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