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制图 申娟子
随着国内预制菜行业发展态势迅猛,在各领域开始入局后,预制菜也逐渐细分化匹配更多场景,消费端的需求从一开始解决厨房难题,升级为吃得安全放心,产业也迎来规范化、品质化发展。
【资料图】
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已经从十几年前的2000家,增加至如今超过7万家。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的市场规模近3500亿元,有机构报告预测,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预制菜迎来发展风口,面对部分消费者质疑预制菜的好味道全是“科技与狠活”,如何推动预制菜产业朝着营养健康方向发展?作为美食大省的四川如何做好“这盘菜”?
前景 一盘预制菜 万亿元级大市场
工作在成都的周先生喜欢隔三岔五从超市买一份预制菜东坡肉,加热后那种鲜香软嫩、入口即化的味道,总能让他想起江南的家乡。“价格很划算,味道相当不错!”李先生给出了不错的评价。在消费者认可的背后,一个规模可达万亿元的大市场正在悄然崛起。
2023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政策支持下,预制菜迎来了更强劲的发展东风。
作为农业大省,四川预制菜原材料丰富,也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基础。预制菜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餐饮企业、农牧水产企业、电商企业等涌入,此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四川预制菜生产企业共计586户,实现营业收入近700亿元。
今年3月,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海底捞、新希望、通威股份三家四川企业上榜。
川菜的文化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味型是四川发展预制菜不可忽略的优势,也是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底气。目前,我国预制菜销售渠道以B端为主、C端为辅,B端占比80%,C端占比20%;未来,B端占比将达到65%,C端占比将达到35%。预制菜分为即烹、即热、即食、即配四大类,简称4R,其中即烹食品市场占比最高。而在2022年,中国预制菜消费者喜爱的八大菜系中,川菜和粤菜更是排在前两位。
企业敏锐感知到新的市场机会,正在本土加速布局、拓展合作。四川安井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少华在中国(川渝)预制菜产业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称,安井食品资阳生产线在高峰期一天产量能达到500多吨,经过公司调研,川味预制菜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因而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在四川的投资,研发更多的川味预制菜。
挑战 C端热度攀升推高个性化趋势
“从长远来看,预制菜的发展需要企业在研发端加大投入力度,生产出更健康、更美味、更方便的产品。其中,实现更好的风味还原,是产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一环。”四川高金食品美食事业部总经理王斌称,此前已发布了预制川菜风味轮2.0版,这不仅适用于高金食品,对预制川菜产业也具有广谱性和适配性,让赛道内参与者互通有无,为预制川菜出川打好坚实的产品基础。
预制菜在C端市场的火热肉眼可见,无论是企业的销量还是工厂的接单量都在一路狂飙,庞大的市场潜力也引来创业者和资本端的关注。即使预制菜热度不减,但消费端的声音却逐渐出现两极化,有人成为预制菜的“死忠粉”,有人谈及后视如敝履。其中,预制菜在成分安全、健康指标方面备受质疑。
随着消费者饮食认知的提升,饮食健康已从“食饱阶段”“食好阶段”发展到“营养阶段”,预制菜企业也开始以健康化作为切入点,从一开始解决消费者“不会做、不好吃、没时间”的厨房难题,到满足消费者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的诉求。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研究院院长、食极星美食标准评价体系牵头人昕原表示,预制菜要拥有真正美好的发展未来,一定要从原来的产品标准化进阶为营养标准化。“如果预制菜单纯地走方便速食路线,它的品牌空间、溢价空间、增值空间、产业空间是很有限的。”
破局 以特色优势“掘金”预制菜
四川将如何抢抓机遇?早在去年,四川省预制菜产业联盟揭牌成立,就聚集了全省170余家预制菜头部企业、重点大中专院校及食品行业协会,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缩短产业上下游间的距离,做大整体产值。在2022年召开的四川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四川就曾明确表态:到2025年,全省预制菜产业规模要达到1000亿元。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四川有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30个,集聚了一批涵盖生产、冷链、流通、销售等环节的预制菜企业。仅2021年,四川预制菜产业销售收入上亿元大单品35个,销售收入共计71亿元,其中,小酥肉超10亿元,午餐肉罐头超8亿元,腊香肠超3亿元。
为实现目标,四川针对预制菜更在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上频频做出布局。今年年初,四川省预制菜产业再次“提速”。四川省经信厅、科技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印发的《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将围绕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支持产品创新开发、培育企业主体、支持原料基地建设等10方面,支持四川预制菜产业发展。
四川发展预制菜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昕原表示,“在市场方面,作为人口大省,四川消费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在原料方面,生猪、油菜籽、蔬菜等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可为预制菜产业提供丰富的原辅料;在特色方面,历史悠久的川菜文化底蕴和颇具影响的产业优势不可忽略……”要让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四川美食味型的丰富性,做好美食文化等方面的发掘;其次,要持续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再者,要对“招牌菜”进一步开发,推动更多更新的大单品出现,更多具有品牌全链能力的企业出现,进而让川味预制菜被端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孟浩
Copyright @ 2015-2022 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