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快讯 > > 内容页

聚焦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丨省政协委员支招 :如何推动“四川制造”到“四川创造”

时间:2023-05-24 22:32:06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

四川在线记者 陈婷

5月23日至24日,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成都召开。


(资料图片)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作为十三届四川省政协履职以来的第一个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本次会议瞄准“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主题协商议政。如何进一步推动“四川制造”向“四川智造”“四川创造”转型?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防止过早过快“去工业化”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加快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2022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达1.64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全国平均增速快0.2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增长10.7%、总量提升至全国第4。

但是,通过另一组数据,王建明常委却看到我省工业发展中存在过早过快“去工业化”的隐忧——2022年四川GDP为全国第6位,工业为全国第8位,是10个经济大省中少数几个工业与GDP排名错序的地区;2022年四川工业化率为28.9%,比全国低4.3个百分点。

“目前,我省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相对较慢,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偏低,研发投入强度仅为江苏省、浙江省的一半,并且,产业集群发育不足,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和企业。”王建明指出。

如何防止“去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夯实工业强省的战略基石?王建明认为,应强化顶层设计,以“路线图+清单制+责任制”推进创建世界一流产业。要针对重点行业建立省级产业协作信息平台,促进相关产业在网络空间集聚,实现产业链上的合作发展。

“当前我省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发展尚缺乏鲜明的战略路径和完备的政策配套,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还不够完善,单打独斗、相对松散的状态依然存在。”何明俊常委建议,将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纳入我省重大发展战略,建立高规格的推进机制,构建跨区域的产业规划协同、资源要素协同、生产组织协同的高效率产业生态体系,优化高端能源装备大规模应用生态,构建部门协同、专家参与的服务体系,提供人才、科技、环境等支撑。

成渝地区制造业亟待协同发展

四川省眉山市和重庆市永川区,主城区面积、人口相当,地区生产总值接近,都选择了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为特色的制造业发展路径。在李建兴常委看来,“两地发展阶段相同、经济体量相当、产业结构互补,制造业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省政协委员们认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类似“CP”还有川南渝西地区以及成渝中部的资阳、内江、遂宁、自贡等市,政府应当大力推进这些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2022年,川南渝西两地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内生动力不够、产业同质化竞争大于合作、创新平台协同建设相对滞后等短板弱项。”康俊常委建议,建立健全区域协商、政策协同、融合发展机制,坚持重大政策联合制定、重大改革试点政策共同探索、重大政策联合实施等,完善成本分担、权益分享、税收分成、统计分算等体系,探索建立统一的科技信息平台,协同发展区域内坚持“准入同标、要素同价、服务同质”,共同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

对于建立完善协同发展机制,李建兴常委更加关注项目联动和园区联动。他建议,协同区域内可建立招商合作平台,将本地相对过剩或预计过剩的未落地招商项目引荐给对方,或联合举办推介会,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实现资源互通、互利共赢;进一步扩大两地园区的联动深度和范围,实现产业互补。

陈莉萍常委呼吁,尽快研究制定《成渝地区中部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统筹编制四市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形成产业分布、基础设施建设、产城融合等差异化错位协同发展格局,帮助资阳、内江、遂宁、自贡在一体发展上破局。

用“新策略”强化创新要素集聚

委员们普遍认为,要素保障是四川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大家纷纷出谋划策。

张晓玫常委认为,解决好制造业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才能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她建议,要针对性优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先进制造业的金融服务,研究制定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要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模式,降低制造业企业融资门槛。“在抵质押贷款上,除传统不动产外,应尽可能引入应收账款、设备、存货,甚至知识产权、商标等其他抵质押物。也可增加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将商标、专利等作为授信依据。”

在严余松委员看来,目前我省职业教育高端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支撑工业产业体系。他提出,实施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科技创新的“融合协同创新”策略,打造一批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高地。“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跨高校、跨学科、跨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基地、科技创新中心或技术服务中心,打造‘融合协同创新’新生态、新模式。”

周庆葭、周涛、周治端、廖伦志等常委进一步建议,借助数字化提升服务要素保障能力,通过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平台,增强协调服务与信息预见能力,提升产业链条管理和决策效率;建立数字化转型监督评价和定期报告机制,推动制造业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创新能源解决方案,采用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策略,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就地消纳、就地使用,用较低成本满足经济绿色用能需求。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