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李丹
这个季节,行走在绵阳市涪城区木龙河沿线吴家镇段,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鸥鹭三两成群觅食,不少市民在河堤旁绿化带边散步锻炼。
(资料图)
木龙河为涪江右岸一级支流,在涪城区境内长达54.73公里,流经新皂镇、吴家镇、石塘街道等地后汇入涪江。几年前,这条小河流被认定为城市黑臭水体。“河堤边有畜禽养殖场、屠宰场,污水直接排进河里,又脏又臭。”居住在木龙河畔的吴家镇凤凰村村民郭继洪回忆。
治理木龙河,首先要治理污染源。2017年,涪城区出台木龙河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将木龙河沿岸相关区域划为禁养区,关停该区域内的养殖场331家,关停、搬迁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19家。
居民生活污水也被纳入治理体系。从木龙河治理开始,当地一口气启动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深受“臭水沟”之苦的沿岸居民,也通过组建志愿工作队的方式积极参与治理。
找准症结阻断污染源,再加上来自燕儿河水库的生态补水,木龙河逐渐恢复清澈,摘掉了“黑臭水体”的“帽子”。2022年,该流域水质抽样结果达到Ⅳ类、部分指标达到Ⅲ类。
有了生态打底,项目、企业、人才蜂拥而至。如今,位于木龙河畔的四川绵阳工业园已集聚惠科光电、富临精工等制造业企业40家,正在加快建设11个总投资约270亿元的重大项目。
不仅是木龙河治理,四川不少地区在水环境治理上自我加压。
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9.5%、排名跃升全国第二位,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近年来,四川持续完善“一河一法”,陆续出台沱江、嘉陵江、赤水河等流域保护条例,加快推进岷江立法,为流域治理保护奠定法治保障;同时还与兄弟省市合作,扩大流域治理朋友圈——与重庆市联防联治,推动琼江、铜钵河、南溪河达标;与甘肃省、青海省、陕西省协同治理跨界河流,共护上游生态安全。
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四川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实现PM2.5和重度污染天“双下降”、PM2.5达标城市和达标县(市、区)“双增加”;加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系统治理,通过现场督导、公开约谈、挂牌督办等工作机制推进整改,截至目前,国家移交四川的82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63个;强化空间管控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持续改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抓好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截至2022年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14.87万平方公里,推进7条生态廊道和重点野生动物通道建设,修复大熊猫栖息地26.56平方公里。
水清岸绿的同时,各地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现在,四川越来越多的沿江市(州)正积极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推进沿江产业、临江企业退江入园,严控新建石油化工、造纸、印染等项目上马,严把项目准入关。全省制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启动17个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在更广泛的层面为长江大保护保驾护航。
Copyright @ 2015-2022 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