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快讯 > > 内容页

《寻古中国·古蜀记》:在文明纵深处探寻 解码古蜀文明变迁 |天府周末·文化潮_世界讯息

时间:2023-07-06 15:47:23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

四川在线记者 边钰

神秘的古蜀文明源自哪里?古蜀先民来自何方?古蜀人与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流域先民如何交往交流交融?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古蜀记》6月10日在央视开播以来,持续引发公众围观。7月2日,记者了解到,当前包括川观新闻、新浪等平台观看人数持续上升。5集纪录片,通过对神秘古蜀王国的最新考古发现,深入揭示古蜀文明如何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文明交流融合,生动呈现古蜀文明的辉煌以及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


(资料图片)

重返历史现场

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四川营盘山遗址陶塑人面像、三星堆遗址青铜立人像、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饰……光影里,遗存千年的吉光片羽唤醒古蜀华彩,让人们在历史洪流里,走进广袤的巴蜀土地,寻人、寻诗、寻历史。

《寻古中国·古蜀记》探访四川博物院等13座博物馆、营盘山遗址等12座考古遗址,跨越10000多公里,足迹遍布四川、甘肃、重庆等多省市。相较于以往历史文化纪录片,《寻古中国·古蜀记》有鲜明的特色,在讲述恢宏历史进程时,它没有平铺直叙地记录,而是通过虚实结合、时序变形等视听手法的应用,让观众跟随镜头入蜀,在山水之间追溯历史。它将古蜀国的文明碎片拾取拼接,通过推理想象和数字建模,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现场。

从巴蜀华彩看见“何以中国”

纪录片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26位专家学者,以高度的严谨性、科学性,细致解读了陶塑人面像、侈口深腹陶罐、青铜神坛、大型立人神兽、漆床等近百件珍贵文物,梳理了古蜀文明的发展历程。结合《蜀王本纪》《汉书·贡禹传》《竹书纪年》等12部经典古籍解读,加大对古蜀文明相关文物的考据,一步步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寻古中国·古蜀记》立足诸多遗址考古成果,运用相关史籍文献,系统梳理从川西高原的营盘山文化到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桥文化)、古蜀大型船棺遗存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古蜀国传说中的“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代蜀王世系图谱。节目故事讲述环环相扣、抽丝剥茧,鲜活呈现古蜀文明由肇始、发展到走向繁荣,最终汇入中华文明长河的历史脉络。

运用科技视角

呈现更为真实的历史场景

《寻古中国·古蜀记》以创新为制作支点,秉持“思想+艺术+技术”的创作理念,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叙事。主创们通过对文物进行360度环绕体采集,充分运用自由视角、大场景3D扫描、XR+等新技术,以立体“放大镜”般的方式留下文物珍贵的影像资料。

在纪录片里,观众既可以清晰看见金沙遗址出土的十节玉琮身上雕刻的一纹一饰,也可以跟随镜头揭开古蜀先人青铜铸造技术的秘密。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在纪录片第三集《三星夺目》中,他们通过X射线探伤机扫描青铜神坛内部结构。观众跟着镜头可以了解到,古蜀人在制作青铜器时,采用分铸方法将各个部件分别铸造,再通过铜液铸接为一体。这样的智慧,让人叹服。

《寻古中国·古蜀记》

画面中配套出现动态影像,以实时交互的方式展现千年前的古遗址风貌,更具沉浸感与趣味性。比如,纪录片还原成都平原八大古城轮廓、做出平原宝墩古城虚拟场景,让人们看见古蜀先民如何堆砌竹骨泥墙,分层筑夯,又如何因势利导,创造出水利工程。纪录片还还原了金沙遗址的全貌——这座王国建立在靠近河岸的一片天然高地上,生活在这里的古蜀先民大多从事稻作农业……纪录片把晦涩难懂的符号元素,以清新的文风和科技的表达,为观众道破玄机,让历史具象。

在纪录片中,各类科技在考古中的运用也被一一展示。比如,石笋里竟藏着外界的降水、温度等信息。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杨勋林用科学的方法将信息提取出来,重建过去65万年外界气候环境。通过技术手段解码石笋,研究人员从气候变化解读出营盘山遗址衰落的原因。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原海兵介绍,通过分析古蜀人牙齿中碳同位素的数值,推断出碳-4(C4)类的植物在古蜀先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

纪录片中还有不少最新的考古成果披露。比如,在宝墩遗址,考古人员通过对宝墩探方区一系列的检测与探究,一整条最新证据链证明了4500年前生活在宝墩古城的古蜀先民竟然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在三星堆祭祀坑发现的丝绸遗迹,不仅填补了西南地区商代无丝绸实物的空白,更为古蜀文字的发现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文明融合发展

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

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看来,纪录片重回历史现场,用五大篇章在文明的纵深处进行探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梳理与阐释,展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寻古中国·古蜀记》让人们在一路行走中,切身感受到中华文明融合发展的伟大进程。

营盘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其总体特征与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基本相同。马家窑文化以彩陶文化著称,距今5000多年前。在《寻古中国·古蜀记》中能看到营盘山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具有面目相近的陶塑人像,风格类同的彩绘花纹,基本一致的主食作物,相似的人种鉴定,两种文化或属于同一个系统,两地有非常密切的文化交流与人群迁徙,这为探索古蜀文明的起源提供实证,为史前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交流互动提供依据。

《寻古中国·古蜀记》

以宝墩古城、高山古城和郫县古城为代表的8座史前古城遗址群,有力证明成都平原是长江文明乃至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模式及多元一体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三星堆遗址发掘的文物中,玉琮与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一带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陶盉、玉璧、玉璋等与黄河流域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铜兽面与长江中游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在古蜀文化中的体现。

到了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蜀人在难以立足的断崖绝壁,破石凿洞,打桩架桥,修建出向北直抵汉中平原的金牛道。公元前316年,秦国从金牛道入川灭亡蜀国,并将其纳入秦国版图随后沿道路设置郡县,自此秦国开始对蜀地的经营。蜀锦、蜀绣、盐、铁、漆器等依托古蜀道和南方丝绸之路行销海内外。一个文明落幕后,却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斗转星移,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实现了融合发展并延续至今。

走红破圈

从巴蜀华彩看见“何以中国”

《寻古中国·古蜀记》开播以来,频上热搜。“4000多年前蜀人就已开始饮酒”“古蜀人流行穿耳洞”“3000多年前古蜀人这样抬滑竿”“巨型树根解密3000多年前成都的气候”“5000年前的古蜀人长啥样”等热门话题更是频频刷屏,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掀起“古蜀热”。其中,仅《四川日报》发起的相关主题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超过160万,“看寻古中国走进古蜀文明”话题登上同城热搜,浏览量超过60万,抖音播放量超过30万。

《寻古中国·古蜀记》

这些年轻有趣的话题和视角,让原本严肃和庄重的文化遗址和当代生活发生勾连。大嘴、细腰、长耳朵,四蹄带纹、头顶立人,身长超过1.2米,体重达300斤!在《寻古中国·古蜀记》第三集《三星夺目》中,首次全细节展示的大型立人神兽是迄今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动物造型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令人惊叹的是,在立人的底座壁龛里,还雕刻着一位栩栩如生的小人。这样的造型,也被网友戏称为“三星堆套娃”。

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频频“撞脸”

考古人员花费十年时间,从成都市青羊区商业街大墓的随葬器物中,整理修复出一件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结构最完整的漆床。其工艺之精湛、色彩之斑斓,千年之后依然让网友人惊叹,一张床也可以如此精美。更神奇的是,这件漆床也为破解古蜀开明王朝的诸多谜团提供了一把钥匙。

不少网友热议,《寻古中国·古蜀记》用鲜活的叙事语言,用独具匠心的影像,揭开古蜀文明华章,为“何以中国”写下生动注脚。山水之间,古蜀先民走出历史,与今人重逢于荧屏前。散落的古迹、文物,连珠成串还原了古蜀文明的社会样态,让千年奇瑰扑面而来……

(四川省委宣传部供图)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