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四川在线记者 阚莹莹
8月9日,省农科院2023年农业科技市州行活动在宜宾市正式开启了第一站。记者从活动会议上了解到,为确保今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715亿斤以上的任务完成,省农科院在今年的农业科技市州行活动中,将重点聚焦防高温热害和局部旱涝,组织1000名科技人员,大战100天保秋粮丰收。
农业科技市州行宜宾站会议现场。
农业科技市州行活动是今年省农科院加快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重要行动之一。“第一站选在宜宾市,有特殊意义。”省农科院副院长张雄说,当前,四川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仍面临夏伏连旱、旱涝急转的极端天气胁迫。川南是四川中季稻和再生稻的重要产区,今年春耕期间一度受到干旱影响。“我们准备了近百项农业科技成果,包括最新的品种、技术、模式等,确保川南大面积生产稳产增收。”张雄说。
来自省农科院专家团队的科研成果。
进入8月,川南水稻陆续成熟。省农科院大面积生产科技服务团川南片区团长、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张涛研究员带来了好消息。近期的几次水稻测产,川南部分区域亩产超过了700公斤,在前期不利气候条件下,仍然实现了稳产。“在今年春夏连旱影响下,我们提出了加强田间管理、早施追肥培育壮苗、增加移栽密度和栽插基本苗数等技术措施,进行了旱育秧抗旱、肥水管理、机收头季稻蓄留再生稻等技术指导,为今年川南水稻大面积稳产打下了基础。”
不只是水稻生产,近年来,四川组织了140个县(市、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在各地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屏山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韦树谷副研究员介绍,团队正在屏山县开展现代茶叶、特色水果、粮油经作、魔芋蔬菜、林竹蚕桑、畜牧水产等产业技术服务。其中,魔芋蔬菜分团指导完成全县白魔芋种植面积3.6万亩,核心示范基地亩产2052公斤,超过了屏山县白魔芋亩产量最高纪录。林竹蚕桑分团在屏山县推广了2项蚕桑冬季管理技术,示范6套桑树伐条机等新机具新设备,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每亩桑园节约生产成本350元以上。
接下来,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市州行活动将在全省多个片区开展,持续推动“新、优、适”科技成果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入田间、入农户、入企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今年是省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年,张雄介绍,下一步,省农科院将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支撑大面积粮食产能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试验田、走向大面积生产示范。
(图片由省农科院提供)
Copyright @ 2015-2022 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