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快讯 > > 内容页

谱写中原大地家族史诗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第13期推出邵丽《金枝》

时间:2023-06-13 19:29:39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


【资料图】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写家族历史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多事情因为禁忌而被刻意收敛。但她,勇于去回首打量,去寻找无论怎样伤痕累累,也依然存在的难能可贵的温暖——她,就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邵丽。

6月12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家网联合川观新闻推出的“行进的风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第十三期上线。这一期,走进邵丽的最新长篇小说《金枝》,张莉、陈晓明、李浩、李洱、徐则臣等作家、评论家为这部中原大地上的家族史诗作出深入的解读和诠释。一部大书,各种声音,相得益彰,荡气回肠。

《金枝》的故事源自中原千年故土的颍河岸边,有一个古老的村庄——上周村。一个家族五代人的梦想与现实、根系与枝脉、缘起与当下,活生生地呈现在这部小说之中。周氏家族亲人间的逃离、刺痛、隔膜和融合,令人动容。家族精英从乡村汇集到城市,又从城市返回到乡村的历史轮回里,真实展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差异和变迁,写出从隔阂到交融的人生悲欢。通过城市和乡村两个女儿的叛逆、较量和理解,殊途同归,从而表露出家族女性在传统文化下的恪守与抗争,挣扎与奋斗,撑起了这片故土的魂魄与新生。

邵丽分上下部完成了这部作品,她试图通过对家族历史的梳理寻找生命的原乡,但兜兜转转,最终发现一切都始于土地,也归于土地。“我的先辈们那么义无反顾地冲出家庭,走出故土。但最终,他们的后人却以另一种自觉的方式重新回归土地——土地是中国人的文化乡愁,也是他们牵牵绊绊、始终难以真正打开的心结。”邵丽感叹,所谓乡土中国,此之谓也。

评论家张莉认为,邵丽在这部小说中非常诚挚地直面生命中那些最复杂、最难以处理的经验和那个最难以安放的自我,“有的人读到可能特别喜欢,有的人则可能坐立不安,因为这本小说里有很‘多刺’的部分,关于人的生存。”

“我想《金枝》是这样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中读出现代历史巨变给予传统家庭伦理留下的伤痕;可以看到以‘金枝玉叶’之名掩盖的苦痛艰难的女性生活之书;可以读出一位知识女性如何认识父辈的历史;可以看到现代社会进程中城乡的差别,它也有可能搭建自强不息的未来之桥。”评论家陈晓明直言,这部作品让分崩离析的往事富有诗意,又如同挽歌,歌咏那消逝的历史和乡村。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李浩在阅读《金枝》时曾无数次落泪,他深深地感受到邵丽的这部作品是那种连接了作家肋骨和血液的作品,“它丰沛,充盈,饱满,耐人寻味,始终有着一股动人的持续力量。”而在阅读过程中,邵丽卓越的塑造和对生活、人性的真诚发现甚至让李浩化身其笔下的任何一人,将那些疼痛、欢愉、悲欣和苦难统统都感同身受了一遍。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徐则臣刚开始看这本小说的时候想到了《黄河故事》《天台上的父亲》等好几个关于父亲、母亲的中篇和短篇小说,“它们的确写得非常饱满,非常的自足,但是看完了说实话我还是有些不满足,觉得肯定还可以更深刻、更广阔地掘进,果然就看到这本《金枝》。”徐则臣将其定义为一部“还乡之作”。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李洱认为,邵丽多年来所积累的叙事经验,使她可以深入日常生活的内部,深入伦理关系的褶皱之中,更多地以“非历史化”的方式展开叙事。“在邵丽的笔下,父辈是在懵懂状态中受到了革命浪潮的裹挟,而子孙辈则在世俗化浪潮中随波逐浪。在这个意义上,邵丽笔下的人物无疑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这无法忽视的人间烟火,这烟火中的坚持与放弃、守护和背离,本来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耳闻目睹的景象。”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IT时代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